贫寒更须读书——访外国语学院1983级校友周异助

来源:外国语学院 作者:周小雁时间:2022-06-29浏览次数:

周异助,1987年毕业于广西民族学院(现广西民族大学)外语系,大学毕业留校任教,1995年调离广西民族学院。曾先后在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、美国纽黑文大学(University of New Haven)就读,分别获文学硕士和公共行政管理硕士(MPA)。曾在广西发展和计划委员会、南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、南宁市政府、南宁市商务局、广西交投实业有限公司等机构工作。现任广西五洲交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。

周小雁:您在高中时就立下了考取广西民族大学(以下简称“民大”)的目标,您愿意分享一些您的求学经历吗?

周异助:贫穷和磨砺也是人生一笔宝贵“资产”,追求梦想是人生最鲜明的主题。在第一年高考落榜后,父亲翻山越岭到镇上高中了解补习情况,同时还要为凑齐补习的学费奔波筹借,费尽口舌才说服外乡学校收留我这个补习生。学校离家20多公里,那时候条件艰苦、交通不便,当天返程还没到家天就黑了,只好借宿在亲戚家。经过一年的发奋苦读,我如愿以偿地考上了民大。

周小雁:在民大待了11年,您有什么收获?

周异助:之前一直待在农村,书籍奇缺,掌握的知识面很窄,从农村来到城市,真正的打开了认知之门,才发现世界的多元化。比如壮话,广西各地竟然讲不同的壮话,就这一现象让我感到很惊奇,也激发了我去探索壮语演变的历史。我在民大不仅收获了知识、还拓宽了视野。

民大老师们的优秀品质和鲜明个性,为人处世谦虚宽厚的态度和严谨求真的治学精神,对我之后的工作和生活的态度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。我的法语老师黄天源,始终专注于教学和研究,写了很多文章,出版了好几本书,受他的影响,我也养成持续写作的习惯,和他一样做到干一行爱一行;英语老师刘业信,生活态度乐观积极,教学优秀多才多艺,受他的影响,我也培养多种业余爱好。

从入学就读到留校任教,我一共在广西民族大学呆了11年。在民大就读和工作,是我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蜕变。

周小雁:您虽然离开民大多年,但是始终关注母校的建设和发展。对于民大的教学和毕业生就业方面您有何建议?

周异助:现在社会对开放型、综合型、实用型学生的需求更大,希望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,学好专业课的同时要积极拓展学生的表达、沟通等方面的能力,让他们“站着能说、坐着能写、群居会表达、独处能思考”。在当前,除非是很专业的机构或公司,一般的公司对学科专业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。事实上,其更注重就业者的学习能力、交际能力和组织能力等,可以说毕业生面临的选择比较广。

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,学生在学校学习必须做好知识的储备,提升综合能力,锻造健康的体魄。除此之外,天下大事必作于细,有太多的例子证明细节的重要性,所以一定要多注意细节,比如守时、餐桌礼仪、站相、坐相等等。(编辑:陈欢 校对:蒋欣遥)